2.潮气量(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运动中每分通气量的增加是通过增加潮气量(呼吸深度)和呼吸额率实现的。观察表明, 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呼吸频率的增加不明显;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时,才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而潮气量的增加变得较平稳(图4—4)。
3.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 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直线相关。著超出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将与运动强度失去线性相关,即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图4-5) 4.通气当量(VE/VO2; VEO2) 通气当量是指每分通气量与每分吸氧量的比率,即机体每吸入 l L氧需要多少升的通气量。人体在安静时每分钟的吸氧量为250 m1,每分通气量为6000 m1,故其通气当量为24。 人体在轻运动和中等运动时,每分通气量与每分吸氧量保持直线相关,放通气当量仍为24。 若超出一定范围后,即当人体从事每分吸氧量大于4 L的运动时,通气当量将达到35,这时每摄取 l L氧要有35 L的通气量。运动时通气当量的变化与年龄、性别有关(表4—4),也与运动员专项有关(表4—5)。
通气当量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呼吸当量愈小,氧的摄取效率愈高,运动生理学上把呼吸当量最小的一点称为最佳呼吸效率点。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为了适应急度缺氧的情况,可以人为地减少通气当量,最好的办法是人工补氧。 5.训练对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影响 训练导致人体亚极量运动时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幅度减小,但因为有训练者能承担的最大运动较无训练者高得多,故共运动时能达到的每分通气量的上限较无训练者为大(图4—6)。
四、运动与呼吸 (一)呼吸方法:口或鼻 (二)呼吸形式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混合式呼吸 (三)憋气 :用力呼气可升高+llOmmHg, 平静呼气末胸内压约为-3 — -5mmHg, 吸气末约为 -5— -10mmHg, 关闭声门,用力吸气,胸内压可降至-90mmHg, 用力呼气可升高+llOmmHg, (四)过度通气 (五)哮喘和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