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2)

2012-03-09 10:10:45 来源:未知 编辑:jirou001      
扫码添加助教入群

  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的评价

  一、最大吸氧量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单位时间(通常以 min为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所以最大吸氧量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综合指标。

  1.最大吸氧量的表示方法与参考值

  最大吸氧量的表示方法,有绝对值与相对值两种,

  A.前者是表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lmin)内所能吸取的最大氧量,我国青年学生的最大吸氧量约为3.5L /min但由于个体的身高;体重等差别甚大。

  B.运动生理学中常以人体的相对值来表示,最常用的是按每千克体重计的最大吸氧量(ml/ kg.min)。一般说来,我国男大学生的最大吸氧量在50—55ml/kg.min之间,女大学生约比男学生低10%左右,最大吸氧量在少儿期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青春发育期前,男女性别之间无差别,女子12岁时开始性发育,便开始出现性别差异。以绝对值计的最大吸氧量,其性别差异可达10%以上,若以每千克体重计,则性别差异减小。

  女子最大吸氧量(ml/ kg/min)比男低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 l)女子的心室容积小于男子;故泵血量较男子少;

  (2)女子的血‘红蛋白总量较男子低,放血氧容量低于男子。

  (3)女子的脂肪较男子多,故相对的肌肉重量较男子为少。

  男子在18—20岁时最大吸氧量值达峰值,女子在14一16岁时即达峰值。男子最大吸氧量的峰值能稳定的保持到30岁左右,女子约稳定的保持到25岁左右。以后,最大吸氧量将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这种自然减退的进程,估计大约每10年降低9%左右,即70岁老人的最大吸氧量相当于其本人青年时值的64%。如若坚持体育锻炼,最大吸氧量随年龄而降低的幅度可以减小。

  纵向与横向的研究材料都表明,耐力训练可促进最大吸氧量的增长。据国外报道,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最高的最大吸氧量值达94ml/kg.min,女子运动员最高值达85.1 ml/ kg.min,Bergh等(1978)的横向研究也表明,耐力性项目如越野滑雪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最大,短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最小

  

2.jpg (24774 字节)
3.jpg (47873 字节)

 

  (二)、决定最大吸氧量的生理机制

  A.训练对最大吸氧量中央机制的作用

  心泵功能强弱的指标是运动时心脏的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而最大心输出量则是最高心率与最大搏出量的乘积。为了阐明训练影响对最大吸氧量中央机制的作用,必须分别探讨训练对HRmax和 SVmax的影响。

  1.据报道,优秀的耐力运动员的静息心率仅为40次/ mig左右;但训练对个体的 HRmax没有影响。有一部分学者还认为,耐力训练可导致 HRmax减少3—5次/mis。可见,训练致使极量运动中 COmax增加,并不是由于HRmax增加。

  2.SVmax的大小是最大吸氧量中央机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SVmax的大小决定于心脏容积和心肌收缩力。有许多研究表明,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增大,、常人的心容积为700—800ml(10-llml·/kg体重) ,而耐力运动员可达900一1000ml(14ml/Kg),耐力训练引致心腔增大为增进 SVmax提供了形态学基础。据文献报道,国外个别卓越的耐力运动员的 SVmax可达16Oml以上,其VO2max可达5L/min。

  B.训练对最大吸氧量外周机制的作用

  1.肌纤维的类型 对肌纤维类型的研究表明,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具有数量较多和体积较大的线粒体,线粒体中氧化酶系的活性也高,慢肌纤维中肌红蛋白含量也较高。以上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增加肌纤维的摄氧能力,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与最大吸氧量有密切的关系

  2.肌肉的供血量 肌肉的供血量除了与心泵功能(心输出量属中央机制)有关外,还与血液的重新分配有关。 Rowell(1974)指出,在最大运动时,即使不考虑心输出量的增加,仅仅从腹腔内脏和肾血管的收缩,每分钟就可腾出2.2 L血液分配到活动肌肉中去,这样可使吸氧量增加500ml/min左右。训练导致心血管家统的调节功能的改进,有利于运动时肌肉获得更多的血液供应,从而使最大吸氧量得以提高

  3.循环血量和血红蛋白总量与氧的运载量密切有关,所以与最大吸氧量的值也密切相关。前已提到,女子最太吸氧量的值所以比男子低,其中循环血量与血红蛋白总量较男子少是其原因之一,训练能否改变(增加或减少)循环血量与血红蛋白总量尚未见报告,预计训练对这两个指标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不能把它看作是训练引起最大吸氧量增进的机制。


相关推荐

三种人体激素与运动的关系

2016-08-19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性

2016-04-14

第十二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2016-02-16

第十三章 儿童少年和体育运动

2016-02-16

第十四章 女子和体育运动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