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队员们都要进行训练,每人一天累计要举3吨的重量。
两名小队员加练至天黑,相互给对方放松肌肉。
每周一到周五的清晨5时50分,石龙镇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以下简称“石龙体校”)的上空总会准时响起清脆的铃声,30多名住校队员由此开始一天常规的生活。
这里是国家举重协会的训练基地之一,对于学员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们成为专业举重运动员的起点。
早上6时至7时是早训时间,这段时间内队员们要按照训练计划,完成跑步、跳跃、挺举等数个项目的训练;上午是上文化课时间,专职老师为队员们教授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课程;下午3时至5时是日常训练课,训练时队员们两人一组,共用一个杠铃,在一块不到2平方米的地面上,轮流做着将杠铃举起再放下的动作。
训练课上经过简单的热身后,队员们被分成5组在举重馆内训练。11岁的刘文言站稳后双手拿起重15公斤的杠铃,半蹲,发力站起将杠铃举至颈下,然后向前跃出一步,将杠铃稳稳举在头顶,最后将杠铃扔下。这是一个完整的挺举动作,算下来刘文言每天都要举起约4吨的重量,而她的前辈们一天甚至要举起三四十吨的重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举起的杠铃重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直到自身能承受的极限。
当被问及“梦想”时,刘文言不假思索地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冠军”。这其实是所有举重少年们共同的梦想,然而这条梦想之路充满着太多的未知数,第一步就要争取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专业队很难有机会加入,就算进了转正也十分困难。”石龙举重训练基地主任、国际A级举重裁判陈苏媚坦言:“一两百个苗子里最后能出一两个专业举重运动员就不错了。”
“我们都知道冠军梦很遥远,但我却在这里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能吃苦,这是最大的收获。”对于艰难的未来,17岁的岳凯考虑得十分透彻。这些孩子清楚地知道向上的道路到底有多狭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可以让梦想照进现实,但仍在梦想之路上坚持一步步向前。
图/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婧 实习生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