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感是如何形成的?

2014-12-14 17:05:17 来源:未知 编辑:jirou001      
扫码添加助教入群

汪东城秀健美身材事业坎坷获林依晨鼓励(组图)

  这两个问题可能有点复杂,目前健美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其一是传统派,认为“泵感”是衡量健美训练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训练后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方法错误或强度不足,对肌肉的增长便没有帮助,许多健美明星与教练都是这么主张。其二是生理学派,他们认为详究泵感产生的原理之后,可以证明泵感其实对于健美训练是有害而无益的,为了增加肌肉的力量与围度,训练时应避免泵感的发生。

  有几点我要先说明,也许上述的叙述让会大家感到迷惘,其实“传统派”与“生理学派”的分类名称是我加上去的,为的是更清楚两者所主张的立基点。传统派秉持的是过去的经验,大家都是依靠这种传统的经验而造就一身神话般的肌肉,而“生理学派”依靠的是科学,不是过去的经验也无关传统的观念。两造的说法都有道理,但这并不是信者恒信或不信者恒不信的问题,我们其实真的很想知道确切的答案,但众说纷纭,看倌们可能要自行斟酌。我个人可能较倾向于生理学的说法,因为这个世界若没有科学,不知道还能相信什么,科学实证的东西都不必管是出自谁的口中,但经验或观念的东西就必须去了解是出自谁的口中,而那个人可不可靠、能不能信任等问题。但是当生理学课本如何写我们就如何相信其实也很“脑残”,我们会错过很多机会去寻求更丰富多元的知识、发现更多未知的问题。如果拿五十年前的生理学著作来比照当现今的生理学,会发现其实许多理论与观念都已被修正或推翻,当然这是有感而发的题外话,当作简单的头脑暖身。下面开始会有许多生理学的专有名词,见到不常见的名词时我会稍作解释。

  接着我们就来了解泵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肌肉是由无数的圆截面纤维与细胞间物质构成,而细胞间物质主要有肌原纤维(myofibril)与粒线体(mitochondrion)。因为肌肉细胞和一般细胞不同,肌肉细胞中并没有液状的细胞质和单一细胞核,肌肉细胞是长圆柱体,具有多个细胞核,所以细胞质主要是许多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就是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又是由一排排称为肌节(sarcomere)的可收缩单元所组成,当肌节集体一起变短时,肌肉就呈现收缩的型态。

  而泵感则是与粒线体有关,线粒体可看作是“细胞能量工厂”,因其主要功能是将有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转化为三磷酸腺甘(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粒线体存在于肌原纤维中,在肌肉的生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制造的ATP是肌原纤维工作的主要能量物质。

  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氧气与营养物质、乳酸(lactate)和代谢废物是不能通过细胞膜的。细胞膜由肌内膜(endomysium)包围着,肌内膜是肌纤维周围的一种薄层结缔组织。一束束的肌纤维在生理学上称为运动单位,它们的空隙称为胞间隙(intercellular space)。在胞间隙中有无数的富含营养物质的动脉毛细血管与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毛细血管是由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构成,中间有小孔,氧气与营养物质能够在其间流通,这样每个肌纤维都可得到营养的供应,而静脉毛细血管主要则是运输乳酸与废物。

  生理学派指出训练中肌肉的疲劳是由肌原纤维或粒线体的疲劳所造成。他们认为大重量与低次数的训练可造成肌原纤维的疲劳,并促进肌原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蛋白质的合成与肌肉的生长,而这种疲劳并不是训练中的所谓的泵感,所以得出追求围度与力量应采大重量与低次数训练的结论。

  其次粒线体的疲劳是由轻重量、长时间的肌肉收缩造成,其所使用的重量不会造成肌纤维的损伤以及肌肉的生长。肌肉在耗尽了能量后就会产生了大量乳酸,而乳酸是妨碍肌肉收缩的物质。乳酸的积累会使人感到肌肉的紧张、灼热感与肌肉的疲劳,生理学派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泵感。

  生理学派更指出泵感会导致充血发胀感觉的主要原因。因为训练中增加由肌肉收缩而引起的纤维缩短,会阻碍处于胞间隙中的毛细血管,阻止了血液的流动。在高次数训练后的放松阶段,毛细血管才得以打开,使血液迅速的流入胞间隙。胞间隙大量充血的这一阶段就是泵感。这时肌肉的体积会明显的增大,但很快就消退萎缩,而大量的乳酸仍在肌肉中,所以下一组的训练你所能做的次数会越来越少,那就是因为乳酸的堆积。

  生理学派认为在追求肌肉体积与力量的人,应避免做高次数的训练,因为肌肉在生长过程中只存储很少的能量。为了增加力量与围度,在训练时应尽量避免泵感的发生,不但强度要高、次数与组数要低,肌肉训练的频率也要减低,以使肌肉完全的恢复并增长。


相关推荐

战绳训练的好处以及3个经典动作介绍!

2017-07-07

健美高级技巧:21次训练法

2017-05-25

爆发力训练:2个药球动作推荐

2017-05-24

增肌秘籍

2017-03-29

训练量增强10%法则,3大指标让你变强又安全

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