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种训练方法:等长收缩训练,即静态动作。比如,把弯举或臂屈伸的中程姿势保持一段时间。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一时,但现在比较少见到了,因为:当我们想要发展肌肉或力量时,我们主要的目标在于快肌纤维。要发展快肌纤维,需要采用快速动作或极限重量。 屈肌和伸肌的这种分类,以及它们的典型训练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总是下意识地采用这种训练方式,而不去问为什么。 于是,一谈到核心肌肉,人们就迷糊了。因为,核心区域的腹部、下背部等肌肉,其作用并不是控制某一个关节的运动。结果就是,核心训练动作变得五花八门,有人像对待屈肌那样对待它们,有人则像对待伸肌那样对待它们。很多力量训练专家遇到这个问题时,也像普通人一样糊涂了。 腹直肌的作用是,使身体向前弯曲,使骨盆上抬,也就是使脊柱、骨盆所在的一段弯曲。 考虑到腹直肌的第一个作用——屈脊柱,很多人喜欢把它作为屈肌来训练。典型动作是卷腹,跪姿卷腹,坐姿卷腹。 但腹直肌毕竟不同于肱二头肌这样的屈肌,因此,又有人提出,可以加入伸肌的训练方法,像训练肱三头肌那样训练它。他们发明了健身球上卷腹。先使脊柱超伸展,再做卷腹动作。他们感觉这样比单纯的卷腹更有效果。 考虑到它的第二个作用,人们选择了反向卷腹等动作。有些人在做悬垂举腿时,也认为自己在利用这个作用。腹斜肌的作用是,使上体左右斜向前屈,扭转上体。考虑到它的第一个作用,人们想到了采用斜向卷腹来训练它。体侧屈就是斜向卷腹的站姿版本。 这个动作,你可以在健身房里看到各种各样的版本:假设右手持哑铃的话,有人会向右屈体再使上体回到垂直位置;有人会向左屈体再使上体回到垂直位置;有人会先向右再向左屈体;有人会向左前方屈体。前面三种做法针对的是腰方肌,第一种是像对待伸肌一样对待它,第二种是像对待屈肌一样对待它,第三种是像健身球上卷腹一样将屈肌和伸肌的训练方法相结合。第四种针对的才是腹斜肌。 当人们把体侧屈动作搬到罗马椅上以后,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动作。 考虑到它的第二个作用,人们想到了负重转体这个动作。 那么负重转体这个动作针对的究竟是哪一侧的腹斜肌呢?引用一下《深入肌肉:最佳腹部(核心)训练动作》这篇文章:“尽管在不同方向的转体动作(右、左)中,腹内、外斜肌的两侧都是活跃的;但大家都知道,与转体方向相反的那一侧的腹外斜肌更加活跃,与转体方向相同的那一侧的腹内斜肌更加活跃。例如,在向右的半跪钢索伐木中,左侧腹外斜肌和右侧腹内斜肌更加活跃。”这段话告诉我们,在发挥转体功能时,腹外斜肌可以看作是一种伸肌。 腹横肌的作用是保护内脏,使腹腔保持稳定。考虑到它的作用,人们认为平板支撑一类的动作是针对腹横肌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平板支撑这个动作:肩肘和膝踝这些部分不说了,谈一下脊柱和髋。为什么在平板支撑动作中,身体没有落到地上?在脊柱部分,因为腹直肌和腹斜肌像钢缆一样在将脊柱和骨盆向一起拉;在髋关节部分,由于髋关节是可以超伸展的,为了不让它超伸展,髋部屈肌在用力,试图屈髋。由于有肘和脚尖在支撑,腹肌和髋部屈肌没能缩短,做出了等长收缩,使躯干保持稳固。同时,腹横肌也在发挥稳定腹腔的功能。 也就是说,平板支撑在腹部利用的是整个腹肌的力量。那么,以上的腹肌训练方法是否正确?从训练的大方向上来说,大多数都是错误的或低效率的(除了平板支撑)。 腹直肌的大部分与腹斜肌和腹横肌是交叉的,只有腹直肌上部顶端的一点露出来。它们很难单独发挥功能。在大多数人类动作中,它们同时收缩,起到稳定腰椎和骨盆的作用。 因此,腹肌的最主要训练手段应该是等长收缩训练,即脊柱不动的训练。 对于力量项目选手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原因见下文。 当我们做悬垂举腿这个动作时,如果在屈髋的同时上抬骨盆,腹直肌下部和腹斜肌就是在搭髋部屈肌的顺风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训练。腹肌在这里真正需要发挥的是稳定功能,使得骨盆和腰椎保持不动。 在腰椎和髋关节后部,竖脊肌的功能是伸脊柱,臀部的功能是伸髋。在力量运动中,伸脊柱的力量与伸髋的力量相比不值一提,伸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伸脊柱。在生活中,拿低处的东西时,我们习惯于屈脊柱而不是下蹲;把东西放到高处时,我们习惯于使脊柱超伸展。(注意,这些动作并不是错误的,只要你拿的东西不太重。) 我们已经太习惯于屈伸脊柱的动作,当我们开始学习力量运动时,非常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在脊柱不动的前提下屈伸髋关节以及移动手臂。 在力量举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选手们在深蹲和硬拉时使脊柱反向弯曲一点。这是为了缩短力臂,移动更大的重量。如果你不打算参加力量举比赛,或者你刚刚开始学习力量运动,不要这么做。 练习山羊挺身时,不要使脊柱超伸展。不要练习超人动作等使脊柱超伸展的动作。在后抬腿等伸髋动作中,不要为了把腿抬得更高而使腰椎向后弯曲。 采用手过头的训练动作之前,先想办法提高肩关节(盂肱关节)的灵活性,不要利用脊柱超伸展来加大手臂向前上方抬高的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