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2014“嘉康利全民健身万里行”北京站活动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仲满和杨凌两位奥运冠军现场助阵。自2009年起,国家体育总局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6年来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活跃着不少优秀运动员的身影,其中不乏奥运冠军,比如高敏、仲满、叶诗文等等。这些奥运冠军们如今都已经被体育总局“登记在册”,每年都有义务拿出一定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仅以今年“全民健身万里行”为例,总共将在11个城市举办主题活动,每站都会有奥运冠军参加,已经包括杜丽、张虹等9名奥运冠军。
全民健身需要专业引导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009年2月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群体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机制。他还在讲话中称:“从《第三次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调查》结果看,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只有28.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还存在程度不同的人群差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和职业差异等,各地组织开展的有些全民健身活动还存在注重形式,不注意实际效果等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职鉴部主任罗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全民健身需要专业引导,所以除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主体外,有几类专业群体也应该发挥作用。他们分别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他们可以组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奥运冠军志愿服务成体系
国家体育总局在2012年印发《优秀运动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在《试行办法》中,所谓优秀运动员是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或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运动员,包括在役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根据工作需要,优秀运动员会接到邀请,由各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配合做好优秀运动员的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当然接受与否全凭自愿。虽然《试行办法》2012年才开始试行,但是从2009年开始,奥运冠军们便已经开始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当年的“全民健身万里行”全国首发仪式上,王义夫、郭晶晶等14名奥运冠军现场助阵,当时郭晶晶作为代表发言称:“作为志愿者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并不一定是要教大家怎样进行锻炼,而是找机会和大家互动,带动大家参与健身。”
至少拿出7天参加志愿服务
奥运冠军有组织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活动源于2009年8月中国举重队的18位新老奥运冠军在福建龙岩发出“奥运冠军志愿者服务”倡议,他们倡议所有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每年至少拿出7天时间,作为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当时刘鹏表示:“国家体育总局鼓励所有奥运冠军每年拿出7天的时间服务社会,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工作中去。”3年后《试行办法》出台,其中第8条第3款注明必须“结合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时间及自身意愿,合理协调、安排参与活动”,不过第11条第3款也明文规定优秀运动员“每年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次数不少于2次”。昨天在奥体中心2014“嘉康利全民健身万里行”北京站活动现场,1996年和2002年射击奥运冠军杨凌告诉北青报记者:“我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两个周末参加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多样化
“以往我们的志愿活动都是类似于‘全民健身万里行’这样的人群集中的大型体育活动,或是在奥林匹克日等纪念日做一些体育活动展示,跑跑步、做做操、打打太极什么的。”罗军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我们也组织一些专项活动,比如奥运冠军走边疆、进老区之类的。像今年我们就去了新疆,也去了赣南,不仅仅是一块儿运动,也包含捐资助学的内容。”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除了杨凌和仲满两位中国奥运冠军以外,还有两位来自美国的优秀运动员——现代五项运动员伊莱和短道速滑运动员艾莉森。艾莉森说:“在美国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活动,美国奥委会会在奥林匹克日举办活动,平时则是由当地的体育中心牵头,我们都经常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