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少 消费高 设施差
健身热背后的场馆尴尬
从户外运动到场馆项目锻炼,市民健身兴趣更趋多样化。近日,记者走访了健身房、羽毛球馆、游泳馆等多家体育场馆,发现参加锻炼的市民健身热情较高,但对于居高不下的健身费用、场馆环境颇有微词,希望能够改善场馆环境,降低健身费用。
场馆健身热 消费价格涨
在位于新华大街的一家健身房里,12台跑步机都承载着健身的人;两旁的教室,一间正在上瑜伽课,另一间正在跳肚皮舞;器材区域分散着进行专业训练的青年男子。长期来此锻炼的黄女士健身8年来,“转战”顺城区3家健身房,她说,年卡费用逐年上涨,从前几年的600元一直涨到目前的1800元,而健身场馆提供的服务却没像上涨的卡费一样提高。
陈女士是市游泳馆的忠实拥趸,陈女士常年坚持游泳,从年卡600元起到如今年卡收费2700元。顺城区一家羽毛球馆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不提前预订就没有空场地,每小时30—40元的场地费用挡不住人们的健身热情。新抚区一家羽毛球培训班每小时收费50元,每个班都有近20名小学生参加训练。
分布不合理 设施有缺失
与逐渐增长的健身热情相伴而生的是居高不下的运动消费价格和有些破旧、卫生条件较差的运动场馆硬件设施。目前,我市体育场馆数量、专业和质量仍显不足,区域分布不尽均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健身需求。
据市体育局最新统计,我市共有大大小小的体育经营场所170多个,主要以健身、游泳、羽毛球、滑冰、乒乓球为主要项目。对于抚顺这样一个有着200多万人口的较大城市来讲,场馆数量明显不足;从体育场馆的分布来看,新抚区和顺城区居多,分别占到31%和36%,而且大型国营类场馆老化、设施简陋陈旧。跑步机故障率高、游泳馆水质浑浊、淋浴间和更衣室卫生条件较差等,令消费者对运动场馆的卫生环境及设施多有怨声。
体育场馆建设 需社会多方扶持
由于体育场馆竞争激烈,不少场馆无奈关门停业。到去年,我市共有关闭企业及民营体育场所30多个。调查显示,我市体育运动场馆的自身运营难以达到预期的利润指标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百姓健身需求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矛盾。
根据体育场馆建设较好的城市运营经验,在运营体育场馆方面有的是政府投入,将体育场馆列为公益性单位,差额拨款,市民承担少部费用;还有的是企业、公司作为慈善投入建设场馆,政府管理,收入用于设备维护等,与政府共同发展体育事业。
(记者赵严冰)
来源:抚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