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社区百姓健身房。
本报记者 邵剑平 摄
本报记者 秦东颖
编者按:建设30家社区百姓健身房,是今年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既然是为民服务的实事,当然也是公益项目。毫无疑问,公益项目是不能以赢利为目的的。但是,不以赢利为目的,是不是就不能适当收费?其实,如果能够根据不同健身者的消费能力,制定不同的低价收费标准,反而有助于百姓健身房开放后的长效管理。这方面,上海街头的公共运动场已经进行了“低廉收费、优质服务”的成功探索,今年刚开始兴建的百姓健身房是不是也可借鉴它们的经验?
“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建成100家百姓健身房。记者日前走访了沪上首家“样板房”——宜川社区百姓健身房,在了解健身房给居民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是否应该收费的思考。
硬件堪比健身会所
来到宜川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楼,250平方米的健身房内,摆放着50多件进口的有氧和无氧器械,包括跑步机、椭圆机、功率自行车、腰腹训练机等,其配置丝毫不亚于沪上一些健身会所。孙国权曾经在亚历山大、一兆韦德等健身会所担任私教,目前受聘为百姓健身房的专业健身教练。他跟记者交流道,“我第一次来这里也很惊讶,难以想象,社区里竟然有这么好的健身器械。”
66岁的陈植福最近刚刚办好会员卡,虽然平时就爱运动,但进健身房还是头一遭,“外面健身俱乐部一张年卡起码千把元,阿拉拿退休工资,当然要算着点。外面健身苑下雨天就不能运动了,健身房里环境、器械样样好,而且风雨无阻。”60岁的丁莉萍熟练地调整着自行车的座椅位置和控制板上的按钮,记者不禁问道,“丁阿姨,这里的器械你都会用吗?”丁阿姨很认真地回答道,“会啊!我们都培训过的。”
原来,健身房开张前,社区就选拔了五六批热心居民接受培训。孙教练的专业知识不但有了用武之地,还点燃了星星之火。700余名居民对这些 “铁家伙”的性能都已了如指掌。其中一部分居民还成为志愿者,每周轮换到健身房做志愿者工作,教那些新会员怎样使用健身器械。
后续运营如何持久
“说句真心话,这么好的设备,让宜川社区的老年人有种幸福感!”虽然居民们为拥有这样的健身房骄傲,但是,由于目前只有一个专业教练,宜川百姓健身房只是周一至周五上午开放半天,这让很多上班族无法享受到健身的便利。对此,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免费开放的安全管理,此外还考虑到人力资源、设备养护等运营成本,“现在多亏了这批社区志愿者,义务为会员提供服务、做日常清洁工作等。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我们也在考虑今后适当收费,但还是有些犹豫。”
已试运营一个月的虹口区曲阳百姓健身房,则提供了另一种管理模式。每周开放6天,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22点。17点前为非繁忙时段,按每人每次1元收费,17点后为繁忙时段,为上班族推出每月50元的会员卡,此外还提供淋浴。低廉的费用可以抵消一部分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健身房的后期管理。
据了解,今年全市将建成30个百姓健身房。其中,浦东新区有周浦、北蔡等8个百姓健身房刚刚完成硬件配套。开放后是否收费?浦东新区社体中心的曹培新告诉记者,虽然还未定,但不排除采取发放会员卡、象征性收费的形式,以便于人员管理和信息掌握。
百姓健身房提升了社区居民健身的硬件水平,但一个社区居民动辄几万人,像宜川社区就有11万常住人口,如何进行后续的运营管理确实是一个新课题。如果一次付几元钱就能享受到会所级的健身服务,相信老百姓还是会埋单的。